[案例分享]孩子如何将学会的词“组串”
文章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21-11-05 07:17:55
教学中会发现,有些学生在学会说名词和简单的动词后,依然不会将习得的单词串联起来,无法进行简短句转换。在进行口腔各构音器官连续性练习的同时,还要具体分析出学生的个人情况,进行针对性的改善。
小美女是个个子小小的6岁女生,有着简单的认知能力,可辨认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和人物,语训课进行到杏林构音卡B2阶段,并可认读大部分已习得卡片,并学会了简单的动词:切、坐、吃···然而,小美女并不能将已掌握的名词和动词组合并泛化----不可在独立发音“切切切”、“切西瓜”的基础上转换为“切南瓜”、“切苹果”,仅可在提示下独立仿说。
这是典型的单词句中后期的表现,掌握并运用一定的词汇量,但不可把单词连起来说。那如何向双词句转换呢?于是我开始针对该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:
首先,针对孩子的挫败感强这一点,先将任务替换,练习简单的有重复字的词句转换,如AAB(哈哈镜、棒棒糖),ABB(美滋滋,乐呵呵),ABA(看一看,行不行)词型,大量的强化,使其增加自信心;
其次,将这些有重复字的词语组成简单的自创的三字儿歌:小娃娃,小脚丫,蹲一蹲,爬一爬;小鸭子,嘎嘎叫,游呀游,摇呀摇。类似的儿歌熟练后,可尝试依然有重复字的四字儿歌:大象大象,身子胖胖,耳朵大大,牙齿棒棒···
再次,在提高口腔各构音器官灵活性的基础上同步仿说简短、熟悉的单词,之后可以进行中间有停顿的练习----“切,南瓜”,熟练后快速提示词尾的内容,缩短间隔时间,直至连续不间断的独立仿说完成。此时的小美女已经不排斥三字或四字的短语了,对不熟练的短语也能快速习得;
最后,加入已习得的人物称呼,丰富句子成分:阿姨+切南瓜,奶奶+炒菜···依然先同步仿说熟悉句子,再练习独立仿说,提高转换能力。
如此训练15节课后,小美女对动词卡片可以进行5字左右的独立仿说:哥哥拍皮球,阿姨炒菜,妹妹荡秋千···同时,活泼开朗的她也开始和相熟的同学、老师打招呼,熟练使用常见礼貌用语:奶奶好,老师喝水,妹妹拜拜···
语言训练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,但相近的阶段如何跨度需要教师和家长们认真思考。每个孩子的自身能力不同,要秉着因材施教的原则,勤反思自己的教学计划是否合适,是否将孩子进行下一阶段学习的先备能力充分调动···只要认真细致的做好能做的所有工作,孩子的进步指日可待!